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2025-09-25 03:45: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有节奏地回荡,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手持花剑,在剑道上灵活移动步伐,发起一次次进攻与防守,场边,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注视着训练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享受击剑运动的纯粹快乐,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经过漫长等待,北京市击剑运动正在全面恢复活力,我们尤其重视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健康发展。”

重返剑道的孩子们

下午四点,训练厅开始热闹起来,家长们送孩子来到俱乐部,帮助他们穿戴装备,10岁的李思涵已经练习花剑两年,她熟练地系好电线,插上头夹,戴上护面。

“我特别想念这里,”李思涵说,“在线训练时虽然也能学习技巧,但无法真正与对手交锋,现在能回到剑道上与朋友们一起训练,感觉太棒了。”

王钰表示,像李思涵这样重返击剑训练的孩子在北京越来越多。“据我们统计,目前全市89家击剑俱乐部已有超过百分之九十恢复运营,注册青少年击剑学员人数已恢复到先前水平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这种恢复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孩子们的态度上,王钰观察到,重回剑道的孩子们表现出更强烈的热情和专注。“中断训练的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在剑道上的每一分钟。”

科学训练与安全保障

恢复训练并非简单重启,王钰介绍,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详细的恢复训练指南,包括分阶段训练计划、健康监测措施和训练环境要求。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王钰强调,“我们要求所有俱乐部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制度,对训练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消毒,同时调整训练方式,避免近距离接触性训练过多。”

协会还推出了“阶梯式恢复训练方案”,帮助青少年击剑者逐步恢复体能和技术水平,最初阶段主要以基本步伐、单独技术和体能训练为主,随后逐渐增加对抗性练习。

“击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确技术的运动,长时间中断后,肌肉记忆和战术思维需要时间重新建立。”王钰解释道,“我们不鼓励急于求成,而是倡导循序渐进,让孩子真正享受恢复过程。”

北京朝阳凯文学校击剑教练张涛表示,协会的指导方案非常实用。“我们按照建议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加了基础技术训练的比重,同时融入更多游戏元素,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恢复状态。”

击剑运动的独特价值

王钰认为,击剑对青少年成长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这项运动不仅培养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塑造品格,它教会孩子们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冷静思考和快速决策。”

在训练厅里,每场比赛开始和结束时,小选手们都会向对手、裁判和观众行礼,这是击剑运动的传统礼仪。“即使是最激烈的对抗,结束后双方也会握手致意,这种体育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王钰说。

12岁的陈子轩练习重剑已有三年,他分享了击剑带给他的变化:“击剑让我变得更加耐心和专注,每次比赛都像下棋,需要预判对手的动作并迅速做出反应,这帮助我在学校学习时也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心理专家李静教授表示,击剑这类个人运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和抗压能力。“在剑道上,选手需要独自面对挑战和失败,然后调整心态重新再来,这种经历对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培养非常有价值。”

赛事活动逐步回归

随着训练的正常化,北京市青少年击剑赛事也在有序恢复,王钰介绍,协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线上击剑比赛和小规模的线下邀请赛。

“上个月我们举办了北京市青少年击剑挑战赛,采取了分时段、分组别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现场人数,看到孩子们再次站在赛场上那种兴奋和专注的眼神,我们感到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协会还创新比赛形式,组织了俱乐部之间的线上对抗赛,各俱乐部在本地场地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其他俱乐部的选手进行实时比赛。

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这种混合形式既保证了安全,又为孩子们提供了比赛交流的机会。”王钰表示,“未来我们计划将线上与线下形式结合,打造更加多元的竞赛体系。”

家庭支持的关键作用

王钰特别强调了家庭支持对青少年击剑者的重要性。“击剑运动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资源,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

刘女士的女儿练习花剑已有四年,她分享了作为击剑孩子家长的感受:“最初担心击剑会影响学习,后来发现反而提高了她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效率,看到她在剑道上变得更加自信和坚韧,我们作为父母感到非常欣慰。”

王钰建议家长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击剑训练:“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每个孩子都能从击剑运动中受益,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过程,而不是过分强调成绩和名次。”

击剑运动的未来展望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临近,击剑运动关注度正在提升,王钰认为这是推广青少年击剑的良好契机。

“我们计划与教育部门合作,推动击剑进入更多校园,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同时加强教练员培训,提高基层击剑教学质量。”

协会还致力于打破人们对击剑是“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我们正在推出多种形式的普及计划,降低参与门槛,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体验击剑的乐趣。”

对于青少年击剑的发展,王钰充满信心:“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喜欢而坚持击剑训练,而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这种纯粹的热爱是击剑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基础。”

在训练厅里,又一轮练习赛开始了,小选手们相互敬礼,摆出准备姿势,裁判一声令下,剑尖开始舞动,步伐灵活移动,攻防转换迅速而准确,比赛结束,无论得分与否,孩子们都会相互击剑致意。

“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孩子们享受击剑本身带来的快乐。”王钰微笑着说,“在剑道上,他们不仅学习技术和战术,更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尊重他人和享受运动,这些价值将伴随他们一生,远远超出一块奖牌的意义。”

夜幕降临,训练厅的灯光依然明亮,剑道上的身影仍在移动,金属碰撞声持续不断,仿佛在诉说着每个孩子与击剑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挑战与成长,有失败与坚持,更有纯粹的快乐——那种重回剑道的快乐。

搜索